浅谈群众文化活动之起源及发展

作者: 吴声智 【 原创 】 2017-07-07

    群众文化是是群众业余进行自娱自教的活动。它有三大特点:群众性、业余性、自娱自教性。群众性是相对政府性而言,它不是带强制政令性的义务,而是群众自主选择的权利。业余性是相对职业性而言,它不是为谋生赚钱而从事的职业,而是为培养兴趣发挥特长而选择的爱好。自娱自教性是相对社会教育性而言的,不是社会强加给个人的义务教育,而是自愿参加的、自娱、自教、互娱、互教,与他人平等的文化交流活动。显然它先于专业文化而存在,是专业文化的起源,与人类起源一样古老。
    一、群众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摇篮
    原始人群用石器打败猛兽后,大声喊叫、手舞足蹈,那时就产生了原始歌舞。休息时,他们模仿打猎时的动作和猛兽狼狈相时。获得快感的满足和技能的提高,开始是无意识的本能活动,后变为有意识的自娱自教活动,那就是原始的群众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成果不断积累,世代相传,由于灾害和战争,也有不少成果失传。当传承的成果持续地大于失传的成果时,就形成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这使猿人脱离动物界,从此宣告了人类社会的诞生。可见,正是群众文化成果的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生成。
    在猿人社会,也会出现一些原始歌舞之类的萌芽和谋生技能的某种提高,但失传的技能总是大于或等于新创技能,技能提高只是断续出现的偶然现象,它随着高技能者的死去而失传,所以他们仍滞留于动物界而无法持续进化。这就是人类与动物界的区别分界。这里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在原始歌舞中产生的语言技能。这是猿人交流文化成果的主要渠道。
    二、群众文化是专业文化的源泉
    随着群众文化的持续积累,产生了各种文艺门类:舞蹈、音乐、神话、传说、巫术、诗歌、曲艺、建筑、文字、书法、美术、文学等。特别是文字的发明,使人类获得跨时空传播文化成果的技能,失传的成果可以借助文字留在史册上或文物上,必要时可由后人复制或重造。这就是文明时代的诞生。曾有书记载:"文化发展八部曲:一、女姻补天;二、有巢氏树上建巢;三、隧人氏钻木取火,穴居;四、神农氏尝百草,发明农业;五、黄帝观北斗,发明指南车和历法、文字:六、尧推广历法、成功禅让;七、舜处理人事关系的原则汀L、禹顺水而治,便民安居乐业。"其中的巫术本为原始人的的真诚信仰,出于对大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与后来成为统治者骗术的巫术有本质区别。所以我把它作为原始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门类和阶段,它是文字文明和专业文化的母体。专业文化产生之后,即以成熟的文字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逐渐起了统帅作用,由此产生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大分工,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大分工,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大分工。从而推动了专业文化独立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却处于相对落后地位。
     三、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
     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尽管专业文化水乎远远高于群众文化水平,但群众文化不仅是专业文化的本源;也是各种文化的基础,削弱这一基础,各种文化都成为无源之水,空中楼阁。当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发展到极点的时候,当专业文化严重阻碍群众文化发展,形成尖锐冲突的时候,总是出现"象牙高塔垮台"的"损余补缺"局面。然后在战争的废墟上,重建专业文化的"象牙高塔"。要避免上述悲剧的重演,就要正确认识群众文化与专业文化的关系、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关系、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未来文化的关系,不能简单地厚此薄彼,不能粗暴地党同伐异,而要把握其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电脑网络文化出现,预示着未来文化的发展大趋势。未来是多元文化全球混战时代,是群众思想情绪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的时代,是专业文化与群众文化大融合、促使文化水平大提高的时代。无论多么高雅的专业文化都必须在与群众文化的融合中实现自身价值,如果阻碍群众文化大潮发展,必将被冲垮。

    在全球大背景下,一个国家的群众文化建设必须放置在世界文化格局中全盘考虑。我们恰恰又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大国,群众文化必定要融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发掘群众文化遗产就是为专业文化提供更多、更丰富的素材资料,可以促进专业文化的发展。群众文化和专业文化相辅相成,才能适应当今社会潮流,能更上一个台阶。


阅读 0评论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相关评论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