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群文中心 >>文化活动 >> 走进英雄生机 领略别样风情
群文中心

走进英雄生机 领略别样风情

时间:2017-06-20        阅读

——毕节市艺术摄影协会赴七星关区生机镇采风小记

文 刘燎 图 聂宗荣 詹大方 陈科国 刘燎 李新春 刘学颖 张卫东

夏建华 吴建华 靳丽琼 彭丽 郑绍中 王勇 张以德 胡贵华 杨华

   “震撼、刺激!很早就听说过英雄生机的十大沟渠八大水库,但从来没有参观过。今天走在这条大沟上,亲眼看见了,的确很壮观,现在心都还在怦怦跳。我对当年修建这些大沟的老英雄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为他们点赞。英雄生机果然名不虚传!”5月29日,“摄影大讲堂”毕节市文化馆、毕节日报社、市艺术摄影协会、市电视台、区电视台、民革毕节中山博爱艺术团一行30多名摄影家来到七星关区生机镇采风。在险峻的高流大沟上,摄影家张卫东在接受七星关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在镇江村,摄影家们来到随处可见的果园,看见刚成熟的桃子、李子挂满枝头,艳红娇美,令人垂涎,便忍不住先饱餐一顿。尤其是看到橙子树上还挂着橘红的夏橙时,大家特别惊讶。摄影家陈科国随即在微信上配发了图片,写到:“这个季节还有橙子在树上,形容词:新鲜,甜到心,享受,人间美味。”

       当地群众介绍说,其实夏橙冬季就成熟了,但彼时因为有脐橙、椪柑等更好吃的柑橘,同类的夏橙行情就会逊色。为了在春夏卖个好价格,果农多半不去摘它,任由它在树上护着。春天夏橙开花时,就会出现其他果树无法做到的“花果同春”。如果在春夏再不采摘它,它就会由红转青,返老还童。听到如是介绍,大家兴味更浓,“咔嚓”、“咔嚓”的又拍了好几张。

   生机不仅山川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而且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十大沟渠、八大水库曾经荣获了“中国水利建设最高成就奖”,生机也因此被誉为“毕节红旗渠的故乡”。上世纪七十年代,贵州曾经掀起了“全国农业学大寨,全省水利学生机”的热潮。如今,这些或静卧于深山、或横挂于绝壁的水库和沟渠,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成了当地响亮的历史文化名片。走进生机镇的辖区,就有一块上书“全省水利建设的典范  毕节红旗渠的故乡——英雄生机欢迎您”的大型招牌,它形象地展示了生机人的果敢和自信。
   为了一睹这些水利建设成果的风采,了解生机范围内底蕴丰厚的风土人情,摄影家们分为三个组,不辞辛苦地对生机进行了历时两天的拍摄,用他们敏锐的眼睛和先进的设备,见证和记录了生机昨天发展的艰苦历程和今天前行的稳健步伐。

   厦蓉高速毕节至生机段的生机收费站附近的高流村林坪组,是毕节市地理位置的最北端,两座分别叫做“碾子坪大桥”和“赤水河大桥”的大型桥梁,首尾相继,气势如虹,把贵州和四川紧紧地连在一起,使当初交通闭塞的生机后来居上,实现了“川渝入黔第一镇” 的华丽转身。站在大桥附近的小山上,摄影家们各显神通,长枪短炮和无人机同时出动,或近景,或中景,或远景,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地展示了大桥的雄姿。

   在镰刀湾大沟上,抚摸着当年记录英雄壮举的纪念碑,摄影家们无比感慨,他们举起镜头,将这条曾经沟、路共用,把当地群众带进富裕、带出深山的大沟多角度地拍了下来,以至于意犹未尽,流连忘返。

       在镰刀湾著名的二十四孝坟和高家坟两个县级文物保护点,曾经当过织金县旅游局长的摄影家詹大方认真地察看了坟上的碑刻,他觉得这是用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旅游的一个最佳切入点,便不由得“贪婪”地多拍了好几张。

        在镰刀湾村联丰组,有当地招商引资栽种的200亩三红蜜柚。三红蜜柚基地附件,有一家正在建设的康养山庄。山庄与赤水河之间,是当地群众修建的准沿河公路。虽然公路还处在铺石子阶段,但当地发展旅游的前景,却似乎在这些果园和山庄、山庄和公路之间不可抑制地升腾起来,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摄影家们争相拍摄的取景框。

      如果说河边拍摄组对赤水河滩、镇江大峡谷、镇江寺遗址、万亩柑橘种植基地等有不舍情结的话,那么,高山拍摄组对深锁大山的水库、蓝莓基地、生态养殖、植树大王栽种的数百亩森林也是情有独钟。

14.jpg

   在罗圈岩水库和银厂沟水库,摄影家杨华和同伴带着无人机,顺着水库拍摄了好几圈。在几百米高的无人机“眼里”,这些水库仿佛是镶嵌在绿色地毯上的宝石,在阳光的照耀下炫目地展示着自己的绰约风姿,让摄影家觉得无论怎样取景都是一副绝妙的图画。而二十多年前由当地植树大王丁昌达种植的六百多亩柳杉,满目苍翠,绿浪起伏,倒映在水中,成了与水库共生共荣的天然风景。

15.jpg

       在罩子山蓝莓基地,碧天丽日下,连片的6万多株蓝莓让许多没见过蓝莓的摄影家倍感新奇,他们或专注地拍摄蓝莓的花果,或向基地老板刘恩祥询问蓝莓的有关情况。摄影家吴建华说,没想到在生机这么高海拔的高山上,还有这么一个原生态的美丽果园,真是不虚此行。待到蓝莓成熟的时节,一定还要来观看和品尝,与打造果园的人们一同分享丰收的喜悦。

       令人流连的风景实在太多,两天的时间实在太短。在摄影家们的眼里,一花一草一水一木似乎都有鲜活的生命,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人民生存状况和精神追求物化的真实体现,他们不无留恋地都想将它们带走,装进相机,留在心间,贮满记忆。他们在奔波的过程中,看见成群的农民在铺满地膜的地里忙碌着打理庄稼,他们会停下来;看见牧童吹着木叶在山间悠闲地放牧着牛羊,他们会停下来;看见饱经风霜仍然傲然挺立的古屋和古树,他们会停下来;看见被交通瓶颈制约多年的村民不畏炎炎烈日奋战在新修的公路上时,他们会停下来……

   队伍即将离开生机了。当车队行驶到联合村一个名叫郭家坡的地方,看见刚刚油化结束不久的公路宛如飘舞的绸带,穿行于村寨间时,他们不由得又把车停下来,举起相机,将此次出行的最后一站框进镜头。而他们不同的拍摄姿势和共同的敬业精神,也成了英雄生机广大群众眼里两天来的最美一道风景!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