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业务研究 >>理论成果 >> 浅谈民歌《大雁往南飞》的音乐美
详细内容

浅谈民歌《大雁往南飞》的音乐美

时间:2017-06-21     作者:朱目润【原创】   阅读

   音乐是人类最美的语言,音符是人类最美的文字。“凡音之起,由人之生也”,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的歌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正是音乐所要表达的音乐美的内涵,这充分体现了音乐的感染力及音乐美育功能。音乐美包括:优美、壮美、欢乐美、悲剧美、朦胧美等。见下曲例。

20170621164127_68005.png


    一、历史的沿革。
    《大雁往南飞》是居于贵州威宁板底彝族民间情歌。情歌——彝语称之为“曲谷”。据威宁板底彝族老歌手们介绍,早在几百年前,“曲谷”的演唱活动规模宏大。每逢歌节是人山人海,火把节可持续数日,演唱内容极为丰富,而且演唱者有一套完整的演唱程序。歌词大多比较长,多的数十句及上百句,具有分节歌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唱活动逐渐简化,歌词缩短,人们对非谈情说爱的内容的兴趣也日趋淡化,乃至取消,最后只剩下情歌的核心内容,从历史的沿革来看,有着丰富的底蕴,就产生了《大雁往南飞》一类的情歌。
    二、《大雁往南飞》的艺术美
    音乐是抽象的艺术,是通过声音的传播,表达社会现实生活及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它具有情感性,审美性和创造性。
    1.歌词的艺术美
    大雁往南飞,找温暖的地方,捡完抛撒粮,来春回家乡。我们好朋友,相会在今晚上。歌词运用了比兴手法,把大雁比作将要出嫁到远方的姑娘。按传统习俗,姑娘在出嫁前的一个月或半个月,很多亲戚朋友及族人的姐妹们相聚在一起,用“哭”的形式互诉衷肠,表达出不愿分开的心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思想的开放,只能在山上唱的“曲谷’也换成另外一种方式——“哭嫁歌”在家里来唱。

    姑娘出嫁到远方,为了建设幸福的家乡,幸福全靠勤劳的双手,顺着大道往前方,我们好朋友,美满的生活赛天堂”。解放了的彝族同胞,沐浴着共产党温暖的阳光,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在姑娘的心中,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和睦的家庭,优秀英俊的丈夫,是她的所属所归。每一句歌词无不流淌出对美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即是音乐艺术美的体现。

 2.旋律的美
   《大雁往南飞》调式调性属于以F为微的六声调式,四三拍子。旋律流畅,节奏舒畅,起伏跌宕,具有蒙古族长调特性。

20170621165106_23323.png


    由于是属于“哭嫁歌”,旋律始终存在着一种伤感的意境,也正因如此,充分体现出了本曲调的优美所在。方整性乐句构成单乐段体,分节歌的特点,也充分体现出彝族情歌的特征:三连音的运用,使旋律更加流畅,更加优美。歌曲高潮是一句高腔,一声高歌,充满着对未来美满生活的向往。
    三、彝族情歌“曲谷”的审美价值
    与其他民族一样,彝族用自己的方式“创造美,表达美,感受美,享受美”。“曲谷”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语言形式下产生的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都透射出彝族人民的审美习俗,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曲谷”所承载的丰富内容,为我们音乐工作者提供了多元的真实具体的审美资源,也充实了民族文化内涵。1.作为彝族文化的一个类别,它古朴自然地旋律,吸引着彝族子民传唱不衰,体现着艺术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价值;2.作为歌词的语言,它传递着爱的信息,使歌唱成为爱情的媒介,同时也传递着历史,生产生活的经验和丰富的文化知识;3.“曲谷”的演唱技巧又充实提高了民族乐声的演唱。
    四、歌曲的展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文明进步,歌唱活动逐渐简化,程序减少(因以前“曲谷”的演唱有一套完整而复杂的程序),歌词缩短,出现了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的接近于汉族山歌的歌曲——“酒叉”。旋律也融进一些汉族山歌的因素。
    以上旋律具有彝汉情歌的特点。这样的发展,不正是体现出“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和谐理想吗?同时也给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启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植根于民族土壤的音乐之花才会更加美丽。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