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文化传承 >>传承保护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沙傩戏(庆坛)
详细内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沙傩戏(庆坛)

作者  李朝举

       2014年11月11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14〕59号)下发,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表述,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称调整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金沙县申报的金沙傩戏(庆坛)被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序号:233;项目编号:IV—89;项目名称:“傩戏(庆坛);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金沙县”)。

        金沙傩戏在当地俗称庆坛,是长期流传于贵州省金沙县长坝乡一带的仪式性民间戏剧,与道教中“道德派”有渊源关系,因表演形式相类也被称为“端公戏”。

        据调查,庆坛最早起源于江西龙虎山,后传到四川鹤鸣山、青城山,于明朝末年传入金沙县的岩孔街道、禹谟镇马场一带。乾隆十六年(1751年)在长坝镇昆仑村建坛,长坝一带始有庆坛出现,庆坛在当地已流传了二百六十多年。

        生于20世纪初的敖文焕老人的祖辈曾到禹谟马场罗海峰家学艺,回到长坝昆仑后将其发扬光大,使得庆坛在昆仑流传至今。敖文焕的徒弟、如今的项目传承人黄锡久老人16岁学艺,26岁颁职出师,现已传三代徒弟。

        在当地,无论是老人逝世,还是修建房屋搬家,都会进行庆坛仪式,附近的群众就会聚集到一起,观看庆坛表演。

      “庆坛”作为从古老的祭祀活动发展演变而成的民间戏剧,至今延续着古代傩祭仪式的若干古朴形式,“庆坛”每一坛的演出都有固定的剧目程式。各种坛分别由若干折子戏组成,不同的坛就会演出不同的折子,不能混淆,如就曲牌而言,出赵侯时唱江头桂;出将军时唱锁兰枝;文场的战场(走马)时唱渔家灯;骂将时唱红鸾袄等。

      “庆坛”的伴奏只有打击乐;唱腔、道白接近川剧,但更古朴;角色全是男性(偶有女角也男扮女装),有的佩戴面具。如较为常演的赵侯坛,就分别由12个折子戏组成,它有各色面具,唱、念、做、打保留了部分中国戏剧的初始形态,存留了独角占鳌、倒贴武功等本地民间绝技。独角占鳌指将牛角的吹口放在碗上,使牛角站立不倒,此种功夫黄锡久还可以表演;倒贴功夫指用五个碗和米、鸡蛋所做的表演,也叫继仓。“庆坛”对了解民风民俗、研究民间宗教活动和中国戏曲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庆坛”是一种能“阴阳两度”的戏剧仪式活动,与当地驱邪纳福、祈求平安的民间信仰有密切联系,反映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它既娱神又娱人,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这种不多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深入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之中,还影响辐射到周边地区,这也是庆坛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

        庆坛内容丰富,分为“文坛”和“武坛”。文坛是当地民间死人祭祀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亡人做道场,包括从人死到入葬的全部祭奠,为丧礼仪式和娱神活动;武坛类似跳端公,为许愿和寿诞所做,是祈福仪式和娱人活动。武坛是喜事,根据雇主要求,分别可庆赵侯坛、师娘坛、兜兜坛、祖宗坛等近十种坛,各种坛分别由若干折子戏组成,表现了汉民族万物有灵、生命神圣、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传统理念,体现了尊祖敬老、忠孝节义、除暴安良、济民普度等的民族共识。


来源: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