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文化传承 >>传承保护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西阳戏
详细内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黔西阳戏

作者  陈文蓉  周禹含

一、历史渊源

        阳戏,起源于一种最古老、最原始的戏种——傩戏,其历史可上溯至母系社会,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民间将傩戏分为酬神、驱邪的“阴戏”和娱人、纳吉、祈福的“阳戏”。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为扫除元朝残余势力,调集大量军队屯军于贵州,官兵们远离家乡,怀着对故土和亲人深深的眷恋之情。于是,他们用家乡的各种祭祀、习俗来保持心态的平衡和寄托对故土亲人的思念,曾经在中原一带盛行的傩文化活动开始向长江流域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转移,并融入巴蜀文化元素,并逐渐流传到黔地。

        关于阳戏最早的典籍记载是明正德江西《瑞州府志》和清朝时期的《遵义府志·风俗卷九》。阳戏全称“舞阳神戏”,又称“傩堂戏”“端公戏”,是在祭祀仪式中进行表演的戏剧,因为举行阳戏神祀活动一般都要先许愿再还愿,因而它也被称为“还阳戏”“愿戏”。在黔西市境内,阳戏主要在东部的太来民族乡和素朴镇一带区域盛行,当地老百姓每逢在庆丰收、婚嫁、做寿、过年过节等喜庆日子,或是遇天灾人祸,诸事不顺时,都会花钱请人来表演阳戏以赶鬼驱邪和娱乐乡人。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宣传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此介绍“贵州阳戏”的:“贵州阳戏,民间戏曲剧种。与湖南梅山巫教同源,属中国古傩文化重要分支。一般认为明初从江西传入贵州,清代中期发展成祭神和娱人兼备的较为成熟的民间戏曲形式。贵州阳戏已有6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于开阳、息烽、正安、黔西、沿河、天柱、福泉、罗甸等地区。

        贵州阳戏班子信巫教,部分戏班存有清代同治、光绪时期的戏本、神祇和符牒木雕板。所供神祇、戏服、法器案子、打保福科仪、演出戏本以及开洪山、上刀山下火海、刹铧顶鳌、含红铁、捞油锅、禄马碓杆等绝技,均与福泉阳戏大同小异。内坛(正坛)剧目(程序)有:开坛发牒、开路先锋、请神、二郎领牲、走马造盆、化药、灵官封土地、催愿仙官、扫盘土地、回熟、敲枷脱锁、提杨大口、化钱山、霸王借钱、关圣借钱、介盔、运星、勾销、慕行、酬还四官、造船。外坛(耍戏)剧目有:营门斩子、五台会兄、围棋、打洞送妹、搬窑、别窑、状元祭塔、追楚等。法器道具有铜印章、排铃、阴阳卦、令牌、文书字板、祖像画卷、文官朝牌、三尖刀、神鞭、拐头、牛角等等。

        戏剧腔调唱版各为九版十三腔,均在发牒参灶等完毕之后进行。伴奏不着丝弦,全用锣、钹、鼓、镲、丝刀等打击乐器。所用经书有《戏场开台书》《坛书》《庆坛开坛书》《庆坛一宗》《庆坛科仪》《回伯公》《造船经》《象吉通书》《诀门书》《备火书》《安香火书》《解冤全书》等。

        阳戏演出为人消灾祈福,还愿酬神,具有娱人、敬神功能。与本地花灯、龙灯等艺术形式相融,形成灯、戏有机结合,是贵州阳戏的重要特征。贵州阳戏以收徒授艺等集体传承方式流传。”

 

二、内容特征

        黔西阳戏是在民间傩仪祭祀形态的基础上广泛吸取本土传统戏曲、花灯小调即方言土语等表演形式而逐渐演变形成的地方传统戏剧形式。阳戏分为内坛和外坛,内坛主要是以祭祀酬神的法事为主,性质往往是用以还愿,有二十四戏,即二十四坛法事,为“迎神、酬神、送神”仪式;外坛则大多为唱戏表演之用,以娱人纳吉为主,也有二十四戏,主要是戏剧表演,常演的剧目有赐福戏、贺寿戏、婚嫁戏等。因此,阳戏是祭中有戏、戏中有祭,娱神也娱人。一般祭祀为文戏,还愿为武戏,主要祭祀“三圣”( 三伯公)即川主(李冰父子)、药王(孙思邈)、土主(巴州璧山神赵延之)。

        面具是阳戏的重要标志,早期阳戏演出都戴面具,近现代逐渐演变为涂面化妆表演,黔西阳戏表演角色众多,有:二郎神杨戬、土行孙等封神人物及男扮女装“幺妹”等。造型上角色可分为男、女、老、少、文、武、丑七种类型,以及正神、凶神、世俗人物、丑角、牛头马面等。色彩上,用黑、白、灰、红、橙、黄、绿、蓝、紫、棕十种色彩体现角色的性格特征,是艺术和宗教的完美结合,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演出傩戏时,有很隆重的礼仪,在开演前需先举行“开坛”仪式,演员换上戏装并涂面化妆,主家设置祭品,接神纳吉,接下来敲打乐器开始表演。演唱的曲调大多是弋阳腔和神曲的结合,主唱唱诵时另有其人有节奏的帮腔,简称:九板十三腔,以打击乐伴奏。

        黔西阳戏早年称:“扬花柳”,生活气息浓郁,随意性较强,贴近生产生活,就地取材,非常即兴化,文武表演形式有一定的程式化套路,语言有戏腔的口语化,生活化。曲调有四平调、正宫调等。

 

三、文化价值

        黔西阳戏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形成了戏剧角色众多、戏剧道具独特、戏剧剧目丰富、戏剧音乐优美、表演场所固定、表演程序完整的地方民间戏剧。黔西阳戏凝聚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基因,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地方色彩和民俗意味,是地域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体现深层民族文化心理,保存着黔西本地的社会形态、生活哲理和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其中,表演者的服装、妆面,或是唱腔、舞蹈语汇,乃至武打动作等,都具有很强的欣赏价值、美学研究价值和艺术研究价值,戏剧人物和唱本内容则具有较高的文学研究价值。

        过去,黔西阳戏主要靠老艺人口传心授给其徒弟。目前,黔西市以省级传承人姚维云、姚维芳为代表的老艺人年事已高,且屈指可数。如今,学习阳戏的年轻一代,除以姚氏家族姚万福为代表的兄弟等几人之外,其余少之又少;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需借由阳戏还愿的信徒也越来越少,导致其传承土壤越来越稀薄,如何抢救和保护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对于当今时代仍然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东西,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四、阳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5月24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国发〔2021〕8)文件下发,阳戏(贵州阳戏)被列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序号:1119;项目编号:IV—157;项目名称:阳戏(贵州阳戏);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被命名为项目保护单位。

        阳戏(贵州阳戏)是在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领导下,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贵阳市、遵义市、毕节市、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联合申报成功的项目。以开阳县、息烽县、正安县、黔西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天柱县、福泉市、罗甸县为主要保护地。



来源: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