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业务研究 >>理论成果 >> 浅谈农村广场舞文化悄然兴起
详细内容

浅谈农村广场舞文化悄然兴起

时间:2017-06-19     作者:刘伟【原创】   阅读

  要:本文以农村广场舞文化的悄然兴起和发展为研究对象,试图窥一斑而知全豹。探寻农村开展广场舞的现状与繁荣,为广场舞在农村地区持续发展作理论依据。从农村广场舞文化的内涵、广场舞对农村文化的影响以及如何推动农村广场舞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推动我国农村广场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广场舞;影响;兴起;发展。

    广场舞,也称广场健身舞、坝坝舞。它是一种集健身与形体舞蹈于一体、配以较强节奏感的音乐,并在广场、院坝及较为宽敞场地方,开展的群众性健身舞蹈形式活动。广场舞历史悠久,早期的广场舞是统治阶级用来进行宗教祭祀的一种形式与手段,后来才逐渐发展到宗教仪式、民间节日、集会、节庆等不可或缺少的舞蹈表演形式。

一、广场舞农村文化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广袤的农村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根据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有乡镇41636个,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0.32%。也就是说全国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农村。

    1、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的同时,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长。在全国掀起全民健身运动的形势下,农村的人民群众对广场舞及自身健康也越来越重视。农村广场舞作为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和精神健康问题,毫无疑问,各级政府已经把他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新时期,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广场舞因其投资少、消费低、易学、便于开展。因此,当今在农村的流行广场舞,也就顺理成章了。

    2、农村广场舞文化的兴起,对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娱乐生活也在不断发展农村广场舞文化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集体娱乐活动。而广场舞对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锻炼人们的身体素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农村广场舞营造了全民健身的氛围。一方面是全民健身的热情影响了广大群众,另外一方面,有组织有安排的广场舞组织,也提高了很多农村妇女参与积极性。随着当前物质文化的发展,人民对精神文化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农村广场舞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中国健身文化,也是一种邻里文化,多种多样广场舞文化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体现当地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开展,另外一方面,由于舞蹈形式的多样性也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层次需求。全民健身氛围的营造对全民健身事业的推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广场舞具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全民健身成果的展示舞台,在这样一种健身文化的陶冶下,会有更多人民群众自愿参与到广场舞的队伍当中去。农村广场舞文化满足了城市多元文化的发展需求。

    4、农村广场舞文化展现了新农村的新形象。富有特色而又组织得当的农村广场舞文化,作为新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展现出新农村不一样的风格,体现农村文化独特的价值观。广场舞文化的发展体现了农民对广场舞文化的接受度、包容力和对文化的创造与创新能力,在展现农村新形象的同时,也有效地展示和提升了新农村的文化品位。

二、广场舞文化农村悄然兴起

    广场舞的兴起虽源于城市,但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高度,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提高了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拉近了城乡收入差距,更多的农村百姓过上了富足的生活。

    1、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农村人民群众的视野也逐渐开阔起来。农村群众开始对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追求,对自身的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向往,他们在农忙之余,也开始渴望一种能放松自己身体和心情的健康向上的生活娱乐方式。

    2、广场舞因其具有的健身性、娱乐性、简捷性、沟通性等特点和独特的魅力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农村人民群众参与广场舞的动机较简单,通过调查,87.%的人是为了自娱自乐强身健体。由于参加广场舞的大多数人是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经过生育或者更年期的影响,体型开始发胖,由于她们的爱美之心,促使她们找到一种喜欢而且适合的瘦身和美体方式,重拾自信。另外,还有13%的广场舞者参加广场舞运动是因为可以扩大朋友交际圈,增进人际交往。提高了农村人口的身体素质。

    3、广场舞隶属于较为简单地通俗舞蹈,动作难度小、易学,强度不大,富有韵律感。需要四肢、肩胸、腰脊、头颈等全身多部位的配合,参与广场舞的锻炼,在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缓解身体疲劳上,有着十分良好的效果。人们在茶余饭后参加广场舞活动,极大地减少了打麻将、赌博、邪教等帮派活动。总之,农村广场舞文化推动了农村的社会稳定,农村的和谐发展对促进国家和谐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政府的扶持是发展农村广场舞文化的重要途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就非常重视农村群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2008年至2010年,中央共投入12.4亿元,支持30000多个行政村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支持建设“雪炭工程”项目148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3000多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71个以及全民健身户外活动营地、体育公园、全民健身广场53个。由于政府的扶持,大大改善了城乡健身环境,带动了群众健身活动的开展,广场舞属于全民健身的一部分,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投资,才能促其发展。

    1、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应抓住契机,利用人才资源,从文化部门抽出专业舞蹈老师,到农村培养一批广场舞爱好者作为指导老师,并扩充到需要的村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推动农村广场舞的繁荣与发展。农村作为占据全国人口一半的地方,其文化的发展正是我国全面、顺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对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农村人民群众通过参加广场舞的练习,加强了交流与合作,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渲染了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态度。而且,广场舞在农村的兴起,极大地提升了农村人口的文化素养,丰富了农民的闲暇生活,帮助农民形成了健康、文明的消遣方式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2、乡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给予重视,可成立专门的广场舞活动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自发和有组织相结合,采取资助和集资相结合的方式,在节假日或农闲时,节举办乡镇广场舞比赛,通过举办广场舞比赛,使广场舞更具观赏性和竞技性,对广场舞的发展也会更加有利。增强了农民群众与政府的关系。随着广场舞在农村的深入发展,其广场舞健身的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首先是参与者自身,其次是参与者的亲戚朋友,甚至是一些路人。人们从参与广场舞中发现,原来这种锻炼不仅是体力上的付出,更是对自己身体和心理上的放松,从而增强了参与者体育运动的热情和信心。通过参与广场舞的活动,促进了农村体育人口数量的增加。体育人口的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大众健身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我国农村体育人口的数量极少。农村广场舞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之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体育人口数量的增长。

    3、农村广场舞文化体现了大众文化和体育文化的结合。广场舞文化的兴盛是群众参与的结果,体现了大众文化的普遍性,另外一方面也体现了农村的社会文化,可以说,广场舞文化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推动农村广场舞文化的更好发展?首先要创新广场舞文化的观念。观念的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核心,因此,农村广场舞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把其提升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层面,另外一方面也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根据时代发展的特点和当地的实际特色,建立一个完善的多元化的发展理念。    4.农村广场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丰富组织形式,推动广场舞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多样性的组织形式是广场舞建设常态化的保证。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另外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群众自身的组织能力,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层次和健身活动形式来进行广场舞带领人员与组织形式的安排。

    5、繁荣农村的广场舞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农村广场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广场舞文化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文化,其发展极大地丰富了农村的精神娱乐生活。农村的人民群众在进行广场舞的同时,不但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释放出自己的压力,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舒展和放松。同时,农村的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广场舞这一良好的平台,加强与乡村的交流与沟通,增进群众之间的情感交流。总之,农村广场舞文化具有非常强的渗透力与凝聚力,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村的人民群众的归属感

    终上所述,农村广场舞作为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对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当前,只有不断创新广场舞的文化观念和组织形式,大力发展农村广场舞文化,积极探索新的广场舞传播方式与文化管理方式,就一定能推动我国农村广场舞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丰富农村人民群众的娱乐生活,锻炼农民的身体素质,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