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业务研究 >>理论成果 >> 既是琴弦上的悲歌,也是琴弦上的颂歌――也谈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欣赏
详细内容

既是琴弦上的悲歌,也是琴弦上的颂歌――也谈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欣赏

时间:2017-06-22     作者:胡德祥【原创】   阅读

    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传颂着,不论在城镇、在农村,可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故事之所以至今一直被人们传诵,是因其所表现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个主人翁在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下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精神。作曲家何占豪和陈刚一方面被这个动人的故事所感动,另一方面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
    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部协奏曲问世以来,一些音乐家、音乐评论家一直把它视为琴弦上的悲歌,对此本人也有同样的观点和感受。但是,从本人对《梁山伯与祝英台》长期的欣赏、感受、习心研究、深刻的理解和总结,认为从故事本身的背景和作曲家创作协奏曲的目的和初衷,并不是单纯地表现悲的一面,它所描写的悲的一面是作曲家对故事产生的时间――封建社会,环境――家庭包办婚姻,人物――梁山伯与当时社会习俗不准读书的祝英台所表现出的惋惜和同情心理,而颂的一面则是对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习俗面前祝英台的反抗精神和二人的深厚感情的颂,矛盾的双方有时单独表现,有时交替出现,有时暗含其中。作曲家为了使音乐更完美,表现更充分,乐曲的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里行间都考虑得非常周到,运用得非常恰当。音乐不是单一的哭诉、悲痛、伤感、失落地完成全曲,而在很多方面作曲奖家也在心情舒畅、心情激荡、心胸开阔、兴奋不已地用浓墨重彩的笔触加以描绘和刻画,整个乐曲都在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每一个细节都在明显或不明显地表现出作曲家的歌颂性思想。
    作曲家创作时从故事中撷取了三个故事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分别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采用长于刻划矛盾冲突的西洋奏鸣曲式结构,分别对三大部分加以表现和发展,而曲中的草桥结拜是对情和景、景与情的歌颂;英台抗婚是对英台反抗精神的歌颂;哭灵投坟是对梁祝深厚感情的肯定和歌颂;有明有暗,若隐若现。
    乐曲开始的引子部份,优美的笛声仿佛把人们带到一个鸟语花香、春光明媚、水秀山青,风和日丽的江南三月,在这明媚诱人的春天,青山绿水间,林荫小道上,人们仿佛看到梁祝双双下山求学的情景,此一情节是对祝英台冲破封建习俗、女扮男装、离家求学的精神的赞颂。引子引出呈示部主部主题,独奏小提琴在竖琴流水般的琶音的轻柔衬托,单簧管、双簧管和长笛的应和下,奏出极为美丽动人的呈示部爱情主题;乐曲中出现大、小提琴相互对答,表现梁祝求学途中偶然相遇、互诉平生、十分投机,继而折柳为香、双双结拜的情景;接着呈示部副部主题以欢快的小快板回旋出现了三次,巧妙地描绘了梁祝同窗三载、形影不离、共读共玩、情同手足、亲密无间、心心相印的幸福生活和欢乐情景;最后,呈示部结束部分是描写梁祝完成学业分别时十八相送、依依惜别的场面的慢板音乐,旋律委婉起伏,象是在惋惜,又象是在叹息,同时又象是在抒情、在赞美,加上大小提琴对答,音乐细腻地描绘出英台面对送行的山伯感慨万分、欲言又止、难分难舍、一步三回首,恰似现实生活中的一对初恋情人难分难解的情景。虽然山伯是个书呆子,不知英台是女儿身,也不懂得英台对自己的爱恋之情,但英台对山伯的爱是真挚的,是刻骨铭心的,只不过英台作为女生,只是很含蓄地向山伯暗示,没有大胆表白,这里有些一厢情愿的意思,但英台对山伯的爱是真挚的、强烈的。整个呈示部音乐从几个方面集中对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年同窗结下的深厚感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真诚的赞颂。这份情对山伯来说可说是同学情、友情;但对英台来说则是真正的爱情。
    展开部整个音乐中有悲的一面,也有颂的一面。首先由大管、大号、大提琴、低音提琴、大锣、大鼓等低音乐器奏出的低沉、残暴、冷酷无情的音调,象征扼杀梁祝纯真爱情的封建势力的反面主题,预示梁祝悲剧即将来临,这是悲的开始,悲的产生。但是,在强大的封建势力的压力下,祝英台并不是对之顺从、甘心屈服,而是反而激怒了她对封建婚姻制度誓死反抗的坚强决心。乐队奏出的表现强大的封建势力的音调和小提琴表现的英台抗婚的主题的针锋相对和矛盾对比,虽然最终是强大、残暴的封建势力战胜英台的弱小力量,但在英台抗婚的主题中,每一个段落,每一个句子,每一个音符,特别是贯穿整个抗婚主题的切分节奏和强烈的下弓以及表现英台誓死不从的华彩音调,最后在高音区奏出的悲愤音乐等,都是在对祝英台的反抗精神的极力赞美和歌颂。
    梁祝的楼台相会,作曲家用一段深沉而凄婉的感人肺腑的慢板音乐加以描绘,旋律如泣如诉,悱恻凄绝,催人泪下。大、小提琴同时奏出的相互呼应的复调旋律,犹如梁祝互诉衷肠、心肺俱碎,最后曲调在代表梁山伯的大提琴和代表祝英台的小提琴上合二为一,表现二人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压力下,一方面是二人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大、小提琴合二为一,表现的是使二人更加心心相印,爱得更深。这一段感人肺腑的音乐在大、小提琴的对答上从侧面体现了对梁祝深厚感情的赞美和歌颂。
    楼台相会后,回家的山伯得了相思病。音乐在一段时间的停留后,黑暗中,暴风雨般的不祥的音调表现山伯回家后因对英台的思念而积劳成疾,最后害相思病不幸去逝,英台得知噩耗后悲痛欲绝,扑倒在山伯的新坟前哭得呼天抢地,肝胆俱裂,独奏小提琴奏出了强烈的类似戏曲中的“哭腔”音调,在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嚣板的衬托下,音乐表现了对封建礼教的热泪控诉。音乐进一步发展,最后独奏小提琴在高音区奏出凄绝的一句,接着是一声锣响,使音乐达到了最高潮。这段音乐表现了英台的哭诉和她对山伯的深厚感情最终感动了上帝,在阴暗的背景下电闪雷鸣,愤怒的雷公将坟劈做两半后英台纵身投坟,音乐描绘英台在悲愤的哭诉后纵身投坟的悲剧场面。随后引出乐队全奏,悲愤的音调是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控诉,同时又寄托着对梁祝不幸结局的深切同情和对梁祝深厚感情的热情歌颂,也表现了黑暗的封建势力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整个展开部音乐从不同层面隐含着对梁祝深厚感情的认可和歌颂。
    乐曲整个再现部既是抒情性,也是歌颂性的音调,长笛动人的吹奏,竖琴充满幻想色彩的琶音应和,仿佛把人们带到幻想下的神仙美景之中。随后,小提琴柔美地再现主部主题,在各种加弱音器组成的迷蒙的背景上,音乐显得更加美丽迷人,而小提琴、钢片琴在高音区奏出的绚丽音乐,仿佛是梁祝化蝶、双双起舞、自由幸福地飞翔的情景。最后,乐队以最深沉的感情全奏主部主题,抒发着人们对梁祝纯真感情的热情歌颂,同时也表达了梁祝追求自由幸福的理想得以实现。虽然在人间不能在一起,但最终在天堂仙境中自由幸福地在一起,这是喜剧性的结束,是一曲爱情的颂歌。
    整个协奏曲从草桥结拜到同窗三载到长亭惜别、从英台抗婚到楼台相会、从哭灵投坟到婚前化蝶。各部分之间都在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发展,而各部分中又都不只是描写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悲剧,作曲家巧妙地运用各种技法,从各种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里行间都无不在对梁祝在当时黑暗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和强大的封建势力压力下的反抗精神和深厚感情进行热情歌颂。所以我说,《梁祝》协奏曲它不但是琴弦上的悲歌,同时也是琴弦上的颂歌。
注:本文曾获贵州省音乐教育论文大赛三等奖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