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动态 >>新闻动态 >> 相伴逐梦 情缘不散
详细内容

相伴逐梦 情缘不散

时间:2019-06-17     【转载】

在毕节市文化馆里活跃着这样一支舞蹈队:队员60余人,平均年龄53岁,除队长外,其他队员全部为业余爱好者。就是这样一支队伍,获得了2018年全国排舞锦标赛特等奖。

  该舞蹈队名叫情缘舞蹈队,成立的时间虽不长,但获得的奖项已不少:2017年毕节市第三届体育运动会广场舞大赛金奖、银奖,2018年七星关区中老年广场舞大赛一等奖……

  这些奖项背后,是队员们辛勤的付出和对舞蹈真切的热爱。

  2017年,聂芹等几名舞蹈爱好者相邀成立了这支舞蹈队,开始了她们的逐梦之旅。队名定为“情缘”,寓意队员们相遇相伴的缘分长长久久,情不尽,缘不散。

  该舞蹈队的队员以退休的中老年人居多,空闲时间比较充裕,她们每周会进行4到5次训练。队长聂芹以前在毕节市艺术团工作,擅长编舞、跳舞,队里的作品基本都是她编排的:广场舞《欢乐火把节》、现代舞《神话》、古典舞《团扇》,一支支优美舞蹈的诞生,凝聚着聂芹和队员们的心血和汗水。

  每当夜幕降临时,市文化馆三楼的舞蹈室里就热闹起来,队员们陆续赶来,人到齐了,大家就开始列队排演,巩固旧舞,练习新舞。

  音乐流淌在舞蹈室里,聂芹不厌其烦地指导着队员们的动作。“聂姐很认真也很仔细,头的角度、手的高度,我们细小的错误,她都认真指正。”队员吴亚勤说,她是舞蹈队成立之初加入的,她练舞的时间长,有一定基础,训练时她和另一名叫罗俊的老队员总是提前到场指导新加入的队员,这种“老带新”的模式,让舞蹈队变成了一个温馨的团队。

  队员张贵琼已有5年的“舞龄”,她是队里的积极分子,几乎每次训练必到,用她的话说:“学习跳舞之后,变得又苗条又精神,感觉整个人都发着光。”

  舞蹈队成立后,整个队一直处在“战斗模式”。“活动一个接一个,都没有歇息的机会。”聂芹说。

  聂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今年年初的一场表演。“队里接到通知时,距离上台表演只剩3天时间了,我们需要表演两个节目,由于其中一个节目是限定背景歌曲的,所以我和队员们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编舞、练舞,拿出成果。”那3天,队员们从早上7点到晚上12点都泡在舞蹈室里,赶在演出前完成排演。

  “最后的成果还不错,大家也都挺满意。”聂芹说,“这说明我们的队员具有应对临时表演任务的能力。”

  2018年,国家排舞协会的老师前来贵州采风,根据毕节本地元素创作了5支排舞,情缘舞蹈队负责练习其中的一支《多彩贵州》。“排练好了马上就要进行汇报演出,当时也是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聂芹笑着说,“这支舞对我们来说挺难的,节奏快、力度大,练习的时候,老师一直在强调拿出劲道来,队员们私下也有叫苦叫累的。”一天练下来,队员们个个都腰酸背痛,但大家明白机会难得,都严格要求自己达到老师的要求。不负众望,汇演取得了成功;在去年7月举行的全国排舞锦标赛上,《多彩贵州》还获得了特等奖。

  此次比赛成绩给了舞蹈队员极大的鼓舞,也让本来习有多种舞蹈的队员们萌生了专攻排舞的想法。聂芹说:“目前我们也在吸收新鲜血液,希望在毕节打造一支专业的排舞团队,打出我们的品牌来。”

  舞蹈室里,队员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训练,《心上的罗加》曲调悠扬婉转,队员们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姿态轻盈,好似逐梦的蝴蝶飞向花开的彼岸。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