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动态 >>新闻动态 >> 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全覆盖 未来三年贵州住宿业将这么干
详细内容

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全覆盖 未来三年贵州住宿业将这么干

时间:2019-04-24     【转载】

为推动贵州住宿业资源整合、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做优,发挥住宿业在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贵州省人民政府近日制定了《贵州省住宿业上规提质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明确,到2021年,全省住宿业营业额年均增长10%左右;培育和新增限上住宿业单位300家,总量达到1100家以上;实现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县(市、区、特区)全覆盖,力争引进1—2家世界排名前十的酒店集团。全省住宿业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品牌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消费作用进一步增强。

  今后一段时间,贵州将重点做好以下任务:

  实施品牌引领规模扩张行动。加快高端休闲度假主题酒店建设,争取引进安缦、六善、COMO、嘉佩乐、星野等度假酒店品牌进入贵州,支持安纳塔拉、悦榕庄、柏联等度假酒店品牌在贵州布局运营。围绕在建拟建房地产项目、城市综合体、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大数据园区、旅游度假区、户外运动基地、美食街、购物街等,把中高端住宿产品建设纳入规划建设,支持通过入股、引入管理等模式,加快锦江、开元、首旅建国、万达嘉华、世纪金源、维景国际、雅高、卡尔森、温德姆、喜达屋、凯悦、万豪、希尔顿、香格里拉、洲际等酒店集团旗下高端品牌在贵州连锁经营;加快推动全季、维也纳、丽枫、和颐等中端酒店品牌落地贵州开展连锁经营;支持贵州本土中高端酒店集团开展品牌输出、管理输出,提升连锁经营规模及效应。

  实施客栈民宿扩容升级行动。围绕黄果树、梵净山、荔波大小七孔、西江千户苗寨等重点旅游吸引物建设客栈民宿。围绕实施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结合贵州旅游名镇、名村建设,鼓励引导对现有农家乐、农家客栈、家庭旅馆等住宿设施升级改造和服务提升。鼓励引导茅台、西江、青岩、旧州、肇兴等15个国家级特色小镇客栈民俗在建设、改造、提升中突出建筑、文化、生态、服务等方面的特色化风格。鼓励引导旅游热点地区和景区周边乡村、休闲度假资源较为富集的乡村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各具特色客栈、民宿、度假村等住宿设施。鼓励引导城市郊区和景区周边小城镇群众充分利用自有宅基地、自有闲置住宅房资源建设、改造和经营特色乡村住宿设施。

  实施住宿业空间集聚行动。编制住宿行业发展规划,统筹全省住宿业规划布局,有针对性的谋划和引导不同档次、不同规模、不同目标客户群体、不同经营模式的住宿设施合理布点、规范建设、均衡发展。加大高端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养老酒店、亲子酒店、科技酒店、主题酒店建设;五星级或同等档次商务型会展型酒店、四星级或同等档次酒店进行全省及区域总量把控,要更加注重消费细分需求。以贵阳、贵安新区为重点,建设商务会展、休闲度假、分时度假酒店群;以遵义、毕节红色文化为重点,建设红色旅游主题酒店、生态度假酒店群;以六盘水、安顺为重点,建设生态休闲度假旅游酒店群;以铜仁为重点,建设生态旅游、培育绿色酒店群;以黔东南、黔南为重点,建设生态文化、康养度假酒店群;以黔西南为重点,建设山地户外运动、赛事举办酒店群。以铜仁一带双核为重点,建设环梵净山旅游民宿带;重点培育仁怀—习水—赤水酒文化旅游民宿带、贵阳—遵义—铜仁千里乌江滨河旅游民宿带、花溪—惠水—平塘科普旅游民宿带。开展“全省住宿业100强”典型示范创建活动,提高行业集中度和整体发展水平。

  实施住宿业营收渠道开拓行动。推进住宿业与会展、文化、旅游、体育、农业、医疗、康养、教育培训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扩大服务消费,转变盈利模式,提升盈利能力。注重文旅与住宿业深度融合,引导住宿业利用文旅创意打造沉浸式消费体验;将住宿业态纳入文旅产业项目,通过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融合发展形成体验综合体。计划建设、改造、提升的区域性乡村住宿设施,要围绕和突出山地、文化、民俗、民族等资源要素,把住宿设施打造成集住宿、游览、观赏、体验为一体的旅游吸引物。

  实施住宿业经营模式创新行动。大力推动住宿业品牌整合、资源整合,促进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推行酒店市场轻资产模式,提高行业集中度。依托旅游业发展起来的177个住宿业消费产业聚集区,通过整合消费市场主体,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形成一批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限额以上住宿业单位。推动大型酒店产业活动单位成立独立法人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外资等参与国有中小型住宿业单位改革。推荐一批优质大型住宿业纳入全省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重点支持在主板、创业板、新三板上市或挂牌。

  实施行业服务智慧化行动。完善贵州智慧旅游相关功能,打造集住宿业推广、服务预定、预售结算、实时查询、行业监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服务平台,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住宿业服务和管理全程、全域、全覆盖。联通市场监管、税务、公安等数据平台,实现住宿业单位数据共享。加快乡村智慧旅游建设,为游客提供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网上预订和支付服务。引导市场不同层次的消费选择,密切供需对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采取差异化促销措施,实现淡旺时段协调发展。支持住宿业对互联网、物联网、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改造提升酒店智能化水平。

  实施住宿业标准化绿色化行动。深入实施《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贵州省乡村旅游村寨建设与服务标准》《贵州省乡村旅游经营户(农家乐)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贵州省乡村旅游客栈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标准。推广《绿色饭店》国家标准,引导住宿企业开展耗能管理和酒店经营指标细化管理,加大绿色饭店创建。推广“绿色饭店生态客房”实施,从空气、水、睡眠、低碳、体验五个方面打造绿色健康生态客房。利用新技术在酒店绿色环保、节能降耗、运营管理、营销收益管理等方面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引导企业以顾客满意度为导向,提升酒店精细化管理水平。

  实施住宿业人才资源保障行动。依托专业院校(系),加快培养酒店管理中高端人才;以清镇职教城为依托,引进1—2家国际著名酒店管理品牌开展联合办学,建设2—3个酒店人才培训基地;加快筹建贵州文化旅游艺术职业学院,强化酒店职业技术教育。2019—2021年每年开展一场酒店职业技能大赛,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

  实施住宿业市场秩序整治行动。制定出台《贵州省住宿业管理办法》,明确住宿业管理范围、管理权属、管理主体。督促住宿企业以住宿设施安全、餐饮食品安全为重点,严格安全标准,完善安全设施,落实安全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推行信用分类管理,建立从业单位信用评价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并与税务机关动态信用评价信息形成共享机制,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格卫生安全标准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和从业单位的合法权益,提高住宿行业安全保障水平,创造公平、诚信、安全、放心的经营环境和消费环境。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