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文化传承 >>传承保护 >> 文化自信
详细内容

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文化是铸魂育人的根基。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文化一词,源于《易经》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译文:阴阳刚柔相互错杂,构成自然物象景观;文明约束人类行止,构成社会典章制度。观察自然物象,可以察知时序变化;观察社会典章,可以化育成就天下之人。)

 

       什么是文化?《辞海》是这样解释的: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与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又具有阶级性,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②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如“学文化”即指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知识。又如对个人而言的“文化水平”,指一个人的语文和知识程度……

 

       著名作家梁晓声则用这四句话来概括文化: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善良。

 

       什么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自我文化问题呈现出的集体性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积极文化心态。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往往需要经过漫长历史岁月的反复淘洗才得以沉淀、确立和发展。因此,在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文化自信问题总是常议常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性。从整体而言,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所具有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它集中表现为整个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发展脉络的高度自觉,对中华文化优势的充分肯定,对中华文化核心精神的坚定信仰,以及对中华文化开创美好前景的文化能力的强烈确信,是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精神驱动和坚定底气。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主要是指整个中华民族的群体自信,我们要构建和增进的文化自信正是全体国民的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之所信则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新时代样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精神的自信,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根本;文化道路的自信,是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核心;文化主体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关键;文化能力的自信,是文化自信的重心。(文化自信之所由|什么是文化自信,原创,学习出版社,理论热点面对面官微,2023-08-21发表于北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有哪些类型?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创造和传承下来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包括三类,即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代典籍。其中,只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可以通过人的现场表达和展示,甚至通过直接接触来体验传承的活动文化形式。非遗的有些方式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有可被感受的温度、力度、香味、气味,能够调动一个人的味觉、听觉、视觉。例如我们可以从看戏过程中体验喜怒哀乐,可以从美食中品尝酸甜苦辣。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中国人充沛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价值理念,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非遗具有强大的融合力,并在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非遗具有持久的传承力,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通过变革与创新、传承与弘扬,融会发展,代代相传。此外,作为生存在当下的活态文化形式,非遗的形态是流动的,不是静止的,必然会随着时代发展与人们需求的提高而有所变化。因此,必须保持非遗的旺盛活力,推动其永续传承、创新发展。要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你能回望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文化需要经过时间的淘洗、实践的锤炼、长期的孕育、不断的积累和积淀。在黔西北这片广袤而神秘的土地上,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毕节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保存下来,是我们和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渠道,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珍稀实证。

 

       地处乌蒙腹地的毕节,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文化多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汉、彝、苗、回、白等民族,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彝族傩戏“撮泰吉”被称为“中国戏剧珍贵的活化石”;苗族蜡染刺绣等技艺独树一帜,苗族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大方漆器与贵州茅台、玉屏箫笛并称“贵州三宝”,明、清时期曾被列为朝廷贡品;苗族芦笙舞“滚山珠”曾获得全国民族舞蹈表演金奖和世界民族民间艺术最高奖——“金山杖”奖……

 

       据统计,截至2022年年底,毕节市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260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41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00余个,县级以上代表性项目582个,省级以上代表性传承人44人。到目前为止,毕节市境内共有威宁自治县的“彝族撮泰吉”、纳雍县的“苗族芦笙舞滚山珠”和“苗族服饰”、赫章县的“彝族铃铛舞”和“彝族火把节”、大方县的“彝族漆器髹饰技艺”、金沙县的“金沙傩戏(庆坛)”、织金县的“蜡染技艺(织金苗族蜡染)”、黔西市的“贵州阳戏”等九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赓续中日新、在传承中创造,共同铺就了新时代毕节发展的浑厚底色。

 

       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绝是真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的魂脉。今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原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先生说:“当历史的尘埃落定,一切归于沉寂之时,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留存下来。它不仅是一个民族自我认定的历史凭证,也是这个民族得以延续并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和智慧与力量之源。”

 

       文化如水,它既见证了我们的昨天、观照着我们的今天,也将福泽我们的明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全面深入了解毕节文明的历史,才能更加有效地推动毕节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深入挖掘毕节历史和民族文化,盘点好毕节历史文化的“家底”,弘扬传承毕节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文化为毕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灵魂并插上腾飞的翅膀,是当前毕节文化和宣传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岁月如流水洗净铅华,真正能留下来的东西历久弥珍。“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为了传承弘扬毕节的优秀传统文化,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对毕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璀璨的时代光芒;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读者诸君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毕节的这些顶级顶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将它们的详细文字资料分别收集整理于后,以供各位热爱毕节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士阅读、参考和收藏。

 

       “在21世纪的今天,几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一切理性知识和实践知识依然是人类创造性前进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发掘和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和丰富知识,我们才能更好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开创人类社会的未来。”


来源: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