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文化传承 >>传承保护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宁“彝族撮泰吉”
详细内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威宁“彝族撮泰吉”

作者  罗德显

       曹禺先生说:“撮泰吉”是戏剧“活化石”。曲六乙先生说:“撮泰吉”是中国戏剧珍贵的“活化石”。“撮泰吉”被誉为“人类的祖宗戏”,“人之初,戏之始,彝之源”。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下发(国发〔2006〕18号),由威宁自治县申报的“彝族撮泰吉”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序号:229;编号:IV-85;项目名称:彝族撮泰吉;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撮泰吉具有彝族人民的唯一性和独创性。其主要内容是向后人传授先民的劳动经验和生产、生活知识,是原始初民在长期劳动过程中逐渐从猿转变到人的真实记录;是模仿古人类进化过程的一种历史意义上的“情景再现”,令人惊讶地证实了“劳动把人类从猿转变到人”的科学定义。

        时光荏苒,近四十年时间里,社会各界对“撮泰吉”的热爱仍然不减。但各种“创造性”的过度解读与开发利用也随之泥沙俱下,不得不令人担忧。一个土生土长的彝族经典古戏将会走向什么样的发展?能不能在尊重传统与艺术规律的基石上得以发扬光大?又会不会“剑走偏锋”,最终以讹传讹?作为一名多年跟踪研究撮泰吉的彝学研究工作者,本文力图从彝族撮泰吉保护与传承的角度梳理其来龙去脉。

 

一、撮泰吉的定义

        “撮泰吉”是彝语音译,演出时间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内容包含:祭祀、农耕、麒麟舞、扫火星四个部分。“撮”为“人”,“泰”为“进化”“变化”,“吉”为“玩耍”“游戏”“表演”。可理解为“人类变化(进化)的戏”,简称“变人戏”。

 

(一)撮泰吉对人类产生的描述

        撮泰吉对早期人类生活的描述:“阿欧那巨惹,撮唷撮麻叟,撮唷尼啰叟,糯秃第,哈哲早,省蒙足姆组,周吐一姆夺,省土补姆偎,撮斗戳叟斗,撮菊戳叟菊。”译为汉语:“远古直眼人,模样不像人,模样似野兽,长猴脸,生鼠牙,野果当饭吃,露水当水喝,树叶当衣穿,人类如此产,人类如此生。”

 

(二)彝文古籍对人类的描述

 1、《西南彝志·创世志·天地进化论》载:“古时的人类,人与兽相随,人的模样像猿猴,吃的是野果,穿的是树叶。”

2、彝族创世史诗《查姆》把史前人类的发展分为拉爹(独眼人)、拉拖(直眼〈纵目〉人)、拉文(横眼人)三个时代。用大量的篇幅反映了前两个时代向第三个时代的过渡,展现了一部史前社会发展的历史画卷。

3、四川彝文古籍《勒俄特依》也描述了古人类的特征:“古时的人类,形状虽像人,叫声似猴音,树叶当衣穿,野果当饭吃,有眼不看路。”

         恩格斯曾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中肯定了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把人类史前史的发展分为“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的论断。根据恩格斯的肯定,我们可以把《查姆》的记载看作名叫“拉爹”的独眼人代表人类的蒙昧时代,名叫“拉拖”的直眼(纵目)人代表人类的野蛮时代,名叫“拉文”的横眼人则代表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查姆》《物始纪略·撮泰的蓑衣草》《西南彝志·撮泰扛耙》《实妁糯摩赠(实妁做猴斋)》等彝文古籍对古人类的描述和撮泰吉刻画“撮泰”的形象是完全一致的。结合彝文古籍记载和从撮泰吉粗犷的面具、艰难的罗圈腿步伐以及用抽气声带发音,并发出猿猴般的叫声看,撮泰吉所表现的应该是人类从树上下到地面正练习直立行走时期的生活,也就是从直眼(纵目)人向横眼人过渡阶段。在惹嘎阿布的装扮中可以得到结论,这是人类发展初级阶段的原始人形象。

 

二、撮泰吉产生年代

        撮泰吉产生于何年何月?那时候彝族先民还不知道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类,更不可能有其他民族文字记录撮泰吉的产生。但据威宁龙场资深布摩田正朝先生说:以前撮泰吉是在彝族做大型丧祭“苏载”活动仪式里用的。家父生前也曾说过,他小时候到板底乡新官寨一户人家“苏载”时作为“阿安(小孩)”的扮演者参加过撮泰吉演出。从彝文古籍《实妁糯摩赠》等对原始人的描写以及结合两位老人说的彝族“苏载”活动中有撮泰吉表演,撮泰吉作为彝族远古部落实妁时期丧祭活动的产物这个结论是可以成立的,可以说撮泰吉和彝族祭祀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彝文古籍记载:人类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哎哺”“尼能”“实妁”“米靡”“举偶”“六祖”等时代。哎哺传90代后尼能部族出现,实妁也紧随其后产生,尼能兴起婚姻,实妁兴起祭祀。《实妁糯摩赠·人死的由来》一文记载:古时候人类只会生不会死,年老的人很多,白天把老人背到场坝去晒太阳,晚上又要背回家,老年人经过晒太阳蜕一层皮后,又返老还童。有一天年轻人打猎时,不小心射死了一只猴子,模样很像场坝上晒太阳的老人,认为误杀了老祖人,于是为其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丧祭声震天动地,惊动了至高无上的天神策举祖。经过三次派遣使者下凡巡查,策举祖确定凡间在为猴子超度。于是下令,既然人类想祭奠亡者,就给他们送死根病种吧。从此,人类有了生与死,祭祀也从此兴起了,而实妁产生至今已有四千至八千年的历史。撮泰吉中除了惹嘎阿布没有年龄,其他四位都是千岁以上的人物,以这种高年龄的寓意提示人类是经过漫长的进化而形成的。有关专家对彝族父子连名谱系进行研讨后,有的认为撮泰吉的产生已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有的则认为有八千年以上历史。总而言之,撮泰吉的产生年代较为久远。


三、撮泰吉的人物角色

       在撮泰吉表演中,对阿布摩、阿达姆、阿安这三个角色的身份地位基本没有异议,惹嘎阿布、麻洪摩、嘿布三个角色有被误解的现象,在此一并给予说明。

1.阿布摩:阿布是爷爷,摩是长者、智者,阿布摩意为老爷爷,1700岁,戴白胡须面具,是撮泰吉的核心人物,是领导者。他带领阿达姆、麻哄摩、嘿布背着谷种从遥远的勾凑发嘎迁徙到威宁倮嘎,一路战天斗地,克服困难,历尽沧桑,最终获得丰收,挽救人民。

2.阿达姆:阿达是奶奶,姆是指女性,她是撮泰吉中唯一的女性代表,1500岁,戴无须面具,背上背着孩子,是整个戏的中心人物。

3.阿安:意为小娃娃,阿达姆之子,戴无须小面具,撮泰吉入场时是阿达姆背着,中场劳动过程中休息时,有阿达姆给孩子喂奶的画面出现。

4.惹嘎阿布:“惹”为“箐林”,“嘎”为“上面”,“阿布”为“老爷爷”,惹嘎阿布意为“山林爷爷”,即传说中的“山神”。惹嘎阿布在彝族生活中是无事不通的“神”,是先贤和智慧的化身。表演时,惹嘎阿布用蛋壳做眼罩象征“千里眼”,如同青铜“纵目人”。近年来,对三星堆出土文化的发掘研究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然而谁也没有把惹嘎阿布这个角色和三星堆出土的“纵目人”联系在一起。“纵目”代表“千里眼”,是智者的象征。

        《华阳国志》载:“蜀王蚕丛者,目纵,居石室”。“蚕丛”应该是彝文古籍中的“武洛撮”,文献也记作“洛撮”“洛措”,是彝族父系始祖希慕遮(汉文献记作孟晢)第29代孙。《爨文丛刻》载:“武之十二子,十一过河变,武洛撮不变,传下了彝族”。“武”是彝族武部族,“洛”是“石头”,“撮”是“人”,可理解为“居石室的武部族人”。撮泰吉中惹嘎阿布的装扮与蜀王“蚕丛”如此相似绝非偶然,《彝族创世志》中对实妁时期掌管祭祀的“普土”(总管)在祭祀场合使用的“权杖”“仙角”“金铃”等都有详细的描述,而三星堆出土的“权杖”与撮泰吉中惹嘎阿布的“权杖”在其作用和存在的意义是一致的。这不是巧合,而是历史的关联遗存。

5.麻洪摩:彝语“麻”是“兵”,“洪”是“养”,“摩”是“长者”“智者”,1200岁,麻洪摩其角色是养兵、带兵的长者(将军),以职业取名,是对其职务的尊称。

6.嘿布:彝语“嘿”是“嘴”,“布”是“吹嘘”“夸夸其谈”“诙谐幽默”的意思,1000岁,“嘿布”以其角色自身性格取名。

        撮泰吉从遥远的实妁时代走来,那时候人类还没有民族之分,更没有族称,显然,一个历时数千年,全用彝语台词对话的撮泰吉是不可能有其他民族的。

 

四、撮泰吉面具与其他傩戏面具不同

       面具是傩戏的表现形式,而撮泰吉面具是该戏的灵魂,与其他傩戏面具有很大差别。撮泰吉面具以长脸、高鼻梁、高眉骨、深眼窝,轮廓突出,造型粗犷古朴,色彩单调无华,极少雕琢装饰,黑底白纹为其显著特色;眼睛眉角上扬呈倒八字形,半月形横开嘴,没有耳朵,显得有些稚气、原始、古朴。面具上用粉笔或石灰画出白色各式线条,象征人物高龄的皱纹。其大小宽窄自成规矩,过分改形便会失去其原始面貌。面具上的条纹是有区别的,横波纹是阿布摩专用,贴白胡须;斜波纹是阿达姆和麻洪摩专用,麻洪摩的面具贴黑胡须;竖波纹是嘿布所用。面具的大小也有区别,阿布摩的面具最大,阿安的面具最小。

 

五、撮泰吉中的麒麟舞

       麒麟彝语为“实则”,撮泰吉中的实则在彝文古籍中有普遍记载,彝文文献《支嘎阿鲁王》中,实则是支嘎阿鲁的坐骑,在撮泰吉中也是惹嘎阿布的坐骑,它是神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彝文文献中把实则翻译成麒麟。《山海经》中描述麒麟是传统祥兽,性情温和,传说寿命两千余年。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常把麒麟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并称五大祥兽。麒麟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这正是撮泰吉中实则的形象。麒麟乃吉祥之宝,从古至今都是公堂上的装饰,以振官威之用,也是权贵的象征。麒麟作为吉祥物在民间广泛传播,所以,撮泰吉中的实则更符合神兽麒麟的描述。

 

六、撮泰吉中铃铛舞的来龙去脉

       铃铛舞是彝族祭祀习俗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也是撮泰吉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文古籍《创世志·金铃》记载:“岱土博山上,实祖尼史死,在岱土俄举,为他做祭祀。在今天晚上,无玉铃引歌,祭场哑静静,灵位昏沉沉。天地二长子,开北方银门,拾来银碎片;日月二次子,开南方金门,拾来金碎片;云雾二幼子,开中央铜门,拾来铜碎片,快速转回家,送给阿娄去。巧匠苟阿娄,工艺多高超,别的他不做,只做只金铃。银片打内珠,金片打外壳,铜片打铃柄,男儿举着它,站在歌场上,会跳铃铛舞,金铃响叮当,若是不会跳,响铃变哑铃”。《彝族源流》《细沓把·额索祭母》等古籍中都有铃铛舞的最早记录。云南省晋宁石寨山出土的古滇国鎏金青铜四人铃舞的形象里,就有彝族古代铃铛舞的形态。实妁时期实部落给自己的祖先尼史举行祭祀活动时就已经有了铃铛舞。显然,铃铛舞不是后来加进去的,而是古代彝族必不可少的祭祀舞。

 

七、撮泰吉与彝族火文化

       彝族有“火的民族”之美誉,火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火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熟食需要火,避野兽需要火,冷了需要火。在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古代,火是人类的伴侣,是原始初民唯一的依靠。

       人类最初过着巢居生活,慢慢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树上的野果不能满足类人猿的需求,于是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捡落地的野果充饥。有的坚果干硬无法食用,已下到地面生活的类人猿用双手去抱石头砸开坚果取食,在长期的锻炼中,脚和手的分工开始了。在抱石头砸坚果时,由于石头与石头相撞而摩擦起火,引燃了树叶和枯草,山火的爆发吓坏了原始人,树上地上的野果被烧光了,遍地是被烧死的动物尸体,在没有食物来源的情况下,不得不接受被火烧熟的食物。吃了火烧熟的食物后更容易消化,也很卫生,提高了原始人的体质和寿命。

       火不仅能取暖,还可以烧在洞口恐吓野兽,避免野兽入侵,氏族人员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火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能力以及打击野兽的能力。不灭的火堆,激发了人类的艺术想象力,激发了创造艺术的感悟。原始人的大脑受到了正在萌芽的原始艺术的刺激,提高了人类生活的质量,使人类第一次掌握了供自己自由享用的自然力——火。彝文古籍《物始纪略》载:“天下凡间人,用石头相撞;碰撞出火星,火星闪一下,朽木与枯草,见火就燃烧,是这样的哟。尘世间的人,有火不怕冷,有火不怕饿;有火就铸铜,有火就生铁;天下凡间人,学会使用火。”

       火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原始初民在用火的过程中难免因失火而给人类造成伤害,因而彝族人敬火,畏火,崇拜火。火在彝族人心目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彝族人民有扫火星习俗。生活中也有许多关于火的禁忌。如:不能跨越家里的锅庄;房子被火烧了不能说被火烧了,要说“被水泡了”;看见流星飞过,要举行“扫火星”仪式;这样流星落地的地方就不会发生火灾,这样的传说至今民间仍有保留。彝族比较重视“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灯”。每年正月初三到十五要举行撮泰吉民俗活动,进村入户为村民进行扫火星仪式。四个撮泰阿布每到一家,把木棍插在火坑上摇来摇去,祈祷一番,扫一间要一个鸡蛋一匹麻,扫三间要三个鸡蛋三匹麻,惹嘎阿补一行来到村寨边建有灵房的山上,首先将三个鸡蛋埋于土中,然后把扯来的房草点燃,将其余的鸡蛋烧吃后,把火扑灭,并齐声同呼:“火星走了!火星走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也要举行祭火仪式,这些民俗一直沿袭至今。


八、撮泰吉与其他彝区民俗活动的血缘关系

       在西南彝区,还有许多与撮泰吉相同或相近的民俗活动。如云南楚雄自治州双柏县小麦地冲村的彝族罗罗濮支系中,以老虎笙、大锣笙和小豹子笙合称三笙的民俗活动,多年来一直被国内外专家称为彝族古傩戏的“珍存”和中国彝族虎文化的“活化石”。云南老虎笙、小豹子、哑神舞以及云南省师宗县的绑神猴舞与撮泰吉有许多相似之处,笔者把撮泰吉和云南老虎笙等进行对比研究,看看它们的渊源关系。

1.举行活动时都要化妆:撮泰吉举行活动时用白布把头缠成锥形,脸上戴粗犷的木制面具,身上用白布条缠紧,以示裸体;手持木棍(泡木树),双腿弯曲,走路踉踉跄跄,用抽气冲击声带发音,类似猿猴般的叫声,不能相互叫喊生活中的名字,只能叫戏中所扮演角色的名字。老虎笙也要化装,用白色或黑色披毡裹身以示虎衣,头上扎出两只虎耳,身后下方把披毡捆成粗壮的尾巴,用锅烟、红土、白土泥画满全身,脸和手用红、黄、黑三色画出条纹,额绘“王”字,颈系铜铃。化妆后,人即成虎,不能再说话。豹子舞和哑神是一群十一二岁的男孩表演,过去都是裸体,现在穿一条短裤,四肢画上斑纹象征裸体。绑神猴舞也要化妆,演出前用过山龙缠满全身以饰裸体,脸上带着超长面具,化了妆就不能说话,不能吃东西,不能上厕所,直到扫寨结束方可正常说话。撮泰吉虽然着装,但仍用白色布条缠身象征裸体。不论是老虎笙、豹子舞、哑神舞还是绑神猴,化好妆后就不能说话,撮泰吉中除了惹嘎阿布用常人语气说话外,其他撮泰只能用抽气冲击声带发音。

2.其活动内容相同:撮泰吉是正月初三正式开始,演出时,有四人手执灯笼,四个撮泰拄着木棍艰难地从原始森林走来,放下木棍,双手抱拳作揖以示祭祀祖先,然后手摇铜铃,跳祭祀铃舞。耕作的内容有驯牛耕地、撒种、薅草、收割、脱粒、背荞子等。正月十五在惹嘎阿布的带领下进村入户进行扫火星,其宗旨为民“斩扫祸祟、驱邪除恶、禳灾纳福、扫火星”。跳老虎笙的时间是从正月初八开始,都是正月,场上有四只灯笼,最初也是四只老虎入场,手摇铜铃,内容有驯牛耕地、撒种、薅草、收割、打谷等,而绑神猴舞是正月初一开始。

3.生殖崇拜:撮泰吉在丰收后坐下休息抽烟时,嘿布调戏阿达姆,并从后面与阿达姆交媾;阿布摩发现后,追打嘿布,又与阿达姆交媾的过程。老虎笙有虎亲吻、虎交尾、虎护蛋等生育崇拜内容。小豹子舞和哑神舞没有直接的交媾内容,但在含蓄的表演中都包含了生殖崇拜的含义。

4.驱邪除恶内容:撮泰吉、老虎笙、豹子舞、哑神舞和绑神猴舞最后都是挨家挨户为村民驱除邪恶,消灾纳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平安。

       在云南曲靖市、楚雄州以及四川广汉地区就有这么多与撮泰吉相似的文化,说明撮泰吉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相同的文化绝非偶然,它们是同源异流。老虎笙、豹子舞、哑神舞、绑神猴有的,撮泰吉都有,它们没有的,撮泰吉也有。如今我们只能通过这些神秘的面具,粗犷的舞蹈,遥想一个民族分分合合的远古从前……

       撮泰吉是彝族远古时期生产生活的产物,历经岁月沧桑发展至今,并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实属不易。因此,希望本文能引起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在保护与传承中忠实撮泰吉的真实含义,只有这样,才无愧于历史的宝贵遗存,也无愧于时代的创新发展。

来源:毕节试验区杂志社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