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资讯动态 >>新闻动态 >> 你好,毕节非遗——彝族婚嫁
详细内容

你好,毕节非遗——彝族婚嫁

时间:2024-06-10     【转载】   来自:看见毕节   阅读

彝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先后形成了严格的家族外婚
等级婚姻、族内通婚和开放通婚等
婚姻形式
由于赫章县地处深山
彝族的婚姻习俗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
一直流传至今
以赫章县珠市乡、雉街乡
和可乐乡最具代表性

1.webp.jpg


现在

彝族青年男女从相识到结婚
所经历的程序大体上遵循
都旅——嗄曲祖——掫吙
——喊——送亲的模式

2.webp.jpg


彝族青年男女谈婚论嫁时

男方请媒人三次前往女方家提亲

彝语称为“都旅”

男方提亲完成后

设宴征求族长及家门的意见

再携带订婚礼物前往女方家订婚

彝语称为“嗄曲祖”


“嘎曲祖”后

男女双方取得婚证

请布摩选择吉日成婚

待婚期定

男方择吉日送财礼到女方家

商议婚期,叫打财礼

彝语叫作“掫吙”


经过上述几个环节

婚礼前的程序基本结束

男女双方依据布摩选定的日期

准备结婚


3.webp.jpg

接亲当天,傍晚时分

男方骑马带着接亲队伍到女方家迎亲
女方家组织一些妇女和姑娘
在路上迎接并用歌声盘问
男方用歌来唱答
第一道礼仪为“打亲”
第二道礼仪为“玛都诺”
第三道礼仪为“庐阁卜”
整个礼仪以歌相伴

是夜进行“阿卖恳”,彻夜歌舞
歌词反映姑娘临行前
对父母和亲人们的依恋之情
及婶嫂们的嘱托和祝福

唱完酒礼,黎明
由新娘的送亲队送亲
男方家接亲礼仪要持续三天时间

4.webp.jpg


2015年

贵州省人民政府
将赫章县彝族婚嫁习俗
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本文转自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相关权属归原文。)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