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更多

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首页 >> 文化传承 >>传承保护 >> 百代传承!火把节的记忆
详细内容

百代传承!火把节的记忆

时间:2024-07-08     【转载】   来自:毕节文旅

赫章县财神镇马鞍村的布摩家族

世代相传

承载非遗文化

传至王秀平已是第109代

今年77岁的他

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火把节代表性传承人



1.webp.png

王秀平抄写彝族经书 张华顺 黎荣 摄


布摩

彝语音译

意为“诵经的长者或老师”

彝族传统的祭祀活动中

布摩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其的选拔颇为严苛

据王秀平介绍

第一关即要经过卜算看命格

其次必须是品德修养好的人

在生活习惯上也颇为讲究

当上布摩后

不能吃死肉、狗肉

以及灵长类动物肉等


2.webp.png


张华顺 黎荣 摄


10多岁起

王秀平就跟着老布摩学习

“布摩肩负为大家祭祀祈福的重任

容不得马虎”

王秀平介绍

布摩需要懂得天文地理以及历法

要学习的自然也很多


3.webp.png


彝族经书  张华顺 黎荣 摄


汉字和彝文也是学习的重点

而彝文有六万多个字

王秀平介绍

“还要掌握国际音标

两种语言都精通

念诵经文的时候才能准确地表达”


4.webp.png



彝族同胞参加火把节取火仪式 罗大富摄


彝族尚火

火把节是彝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对于布摩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任务

王秀平告诉记者

火把节根据彝族太阳历而定

太阳历通过观测太阳运动定冬夏

以北斗星斗柄指向定寒暑

当斗柄上指即为“大暑”

又称“星回”

这段时间就要过“星回”节

即火把节



5.webp.png

罗大富摄


在彝族传说中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南方火星神开始游荡

于六月初五抵达人间

必须在20天内将其送走

否则将发生火灾

因此火把节一般在

农历六月二十四前后举行



6.webp.png

火把节现场 罗大富摄


农历六月二十四

布摩会五彩丝线缠绕鸡蛋

象征宇宙

在火炉上绕圈

把火星神引入鸡蛋

然后挨家挨户在炉灶内点燃火把

将火把从大门底下送出

而后把收藏火星神的鸡蛋

掩埋在土坑中

并用污水将火把泼灭掩埋

称为“压火星”


7.webp.png


罗大富摄


之后便是祭火神

村寨中设一火炬

火炬前摆上四方桌

桌上摆上贡品

布摩念诵经文

请两位德高望重的寨老

用火石引燃火草、点燃火把

这便是无源之火、圣洁之火



8.webp.png

郑语欣 摄


圣火交由布摩

众人上前取火

将取到的火把从大门上方送入家门

点燃炉灶

未来一年的火种就有了

称为“传火”


9.webp.png


 罗大富摄


传火后

大家会从灶里取出火把

丢在一起形成巨大的篝火

能歌善舞的彝族民众围着篝火舞蹈

布摩会在这时念诵祝福词

祈愿大家平安幸福


10.webp.png


赫章县阿西里西大草原火把节现场 罗大富摄


文旅融合发展的今天

火把节独特的民俗魅力

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

并被赋予更多时代内涵

彝族佳节被更多人接受喜爱


11.webp.png


赫章县阿西里西大草原火把节临时集市 罗大富摄


王秀平老人对此也十分高兴

细算至今

他的布摩生涯已经60多年

随着年龄的增加

他也肩负起传道授业的重任

用心用情地传播着民族文化

除了传授家族内的子侄孙辈外

他还向各地上百人

教授彝文彝语和布摩知识

“文化没有不外传这一说

能够长久广泛地传承下去

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转自云上毕节、毕节文旅,相关权属归原文。)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