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
在毕节金沙一带称“烟火架”
是集竹编工艺、纸扎工艺
泥塑工艺、剪纸工艺、皮影艺术
彩绘艺术、烟花工艺等技艺
为一体的民间艺术

这一技艺在金沙县境内
沿袭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一般在每年正月十五晚上
燃放烟火架
再伴以舞龙、打铁板花等活动
节日气氛热烈、场面热闹

金沙烟火架的主体呈桶状
一般直径在100厘米左右
高度不等
底部和顶部为竹编
将所有表演内容事先预置其中
里面可分为多层
环环紧扣,上下相依

一层为一折
一折讲述一个故事
一个烟火架少则6折,多有12折
里面人物可根据用户要求
绑扎、黏合故事情节和人物
也可由艺人根据主人用途而定内容
取材于古今经典剧目中的
英雄豪杰、名人等
极具观赏与娱乐性

烟火对火药的配方
制作的工艺要求很高
表演中通过预设与巧妙安装
使静态变为动态
是中国古老的焰火艺术的综合体现
具有“立体电影”美誉
以前各地逢年过节、重大庆典
都会燃放烟火架
现在由于婚丧嫁娶从易从简
寻常百姓生活娱乐活动
呈现多元化趋势
如今传统的烟火架难以推广
制作烟火架的艺人越来越少
2007年
贵州省人民政府将金沙县烟火
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来源:毕节日报社融媒体中心(相关权属归原文,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字整理/梁慧颖 制图/王 蔓
编辑:杨小旗 编审:王 韵 总监制:施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