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毕节市文化馆官方网站!
本馆概况
馆务机构
馆情风采
荣誉历程
新闻动态
公示公开
政策资讯
文化活动
文化展览
队伍建设
群文培训
基层基地
基层培训
成果展示
机构人员
传承基地
传承保护
线上直播
在线培训
资源检索
在线辅导
活动预约
群文资源库
非遗资源库
文艺书籍出版
大方县农民画
毕节县志
品牌活动
志愿服务
文创服务
社会合作
理论成果
馆办刊物
馆办团队
协作交流
在线测评
在线交流
需求征询
馆务服务
共享互联
赫章县财神镇马鞍村的布摩家族,世代相传,承载非遗文化,传至王秀平已是第109代,今年77岁的他,同时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代表性传承人!
7月4日,贵州省2024年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巡回教学服务活动之“体育惠民众·群文乐共享”毕节市广场舞培训班,在市文化馆圆满结束为期三天的培训课程。本次活动由贵州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毕节市体育局主办,毕节市文化馆、贵州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承办,旨在提升基层体育指导员的专业水平,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
近日,由歌手师鹏倾情演绎,毕节市文化馆馆长况荣峰与词作家周韩军共同打造,深情描绘贵州壮丽山河与丰富文化的原创歌曲《贵州声音》正式与观众见面。该歌曲在2024年“新时代·唱响多彩贵州”歌曲征集比赛中荣获优秀奖,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情感底蕴,成为展现贵州多彩文化的又一力作。
为推动毕节市第四届体育运动会广场舞比赛有序进行,进一步加强广场舞队伍建设,提升全民综合素质,展示我市近年来体育及群众文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7月2日,贵州省2024年社会体育指导员骨干巡回教学服务活动暨2024年“体育惠民众·群文乐共享”毕节市广场舞培训班在市文化馆开班,市群众体育中心主任王琦、市文化馆副馆长马健出席仪式,仪式由市文化馆培训部负责人孙嫚君主持。
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之际,一场汇聚了艺术与情怀的公益文艺演出在七星关区举行,吸引了众多群众的热情参与!
象祠原是奉祀“象”的祠庙。“象”是舜的同父异母的兄弟。古代建祠庙以奉祀象,除黔西象祠外,据有关史料记载,还有今湖南道县北建有“鼻神亭”,湖南零陵郡应阳县东建有“象庙”。但“鼻神亭”和“象庙”均已不存于世。仅有贵州黔西保留了全国唯一的象祠,位于贵州黔西素朴境内的灵博山上,始建年代不祥。舜的包容和博爱、象的改过和向善是象祠文化的核心内涵。
6月17日至21日,广州市委网信办组织开展“广式撑贵寻美山水”2024年网络大V行活动,邀请省市媒体和多位来自文旅、科普等领域的大V走访贵州毕节、安顺、黔南三地。活动深入毕节大方县宣慰府、安顺关岭花江大峡谷、黔南龙里水乡旅游生态城等重点文旅标杆项目,调研三地旅游产业与地方资源,从旅游资源盘活、城市形象打造等角度,以网络传播之力助推“引客入黔”,展示穗黔文旅协作的宣传成效。
6月22日,毕节市少儿合唱团成功举办了一场学员招募考核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市130多名热爱音乐的少年儿童积极参与。经过严格的选拔,最终100名小选手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加入合唱团的宝贵机会。
6月21日下午,由贵州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国西南民间艺术珍藏·蜡染》新书分享会在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贵州馆成功举办。分享会上,贵州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总编辑夏昆介绍了该书的出版情况及文化价值。中国印刷学院教授于菁竹老师则从风物、远野、民艺及返景等方面为大家分享了民间艺术蜡染的抢救性收藏和抢救性出版的重要意义。
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文联主办,贵州省音协承办的“新时代•唱响多彩贵州”歌曲征集大赛面向省内外公开征集贵州形象、贵州元素歌曲作品,进一步唱响贵州好声音、讲好贵州精彩故事,激发群众艺术创造活力,扩大贵州文化影响力,凝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力量。
2024年6月11日至25日,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壮大全市彝族铃铛舞传承人队伍,提高传承人技能水平,增强创新转化能力,助力传统舞蹈产业发展。毕节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在毕节市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24 年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铃铛舞)传承人群研培班”,来自赫章、纳雍、威宁的40名铃铛舞爱好者参加培训。
6月15日晚,毕节市文化馆演艺厅内笛声悠扬,掌声雷动,一场别开生面的竹笛培训教学汇报精彩上演,本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也见证了学员们数月来勤学苦练的丰硕成果!